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长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时不得不采取截肢的应急办法,致患者终生残疾。因此患者一旦发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点击咨询治疗骨髓炎的费用>>>
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1.穿刺吸引术:为减轻骨髓腔压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扩散,对病灶处可进行穿刺吸引,同时还可向腔内注入抗生素。
2.开窗引流术:在放射科照片显示骨质局部已有破坏及骨髓腔阴影增宽者,可在骨髓腔内积脓的部位进行骨皮质钻孔或开窗,防止炎症扩散,以利分泌物引流。或进行创腔的上下给抗生素闭式灌洗治疗。>>>不清楚相关治疗费用,点击与医院专家对话
3.死骨取出术:对死骨较大,已具备手术时机,将死骨取出,是治疗慢性骨炎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手术方法。
4.带蒂肌肉瓣充填术:因骨腔大为,消灭骨空洞,窦道久治不愈,将较近的正常肌组织松质骨充填与缺损处等。
5.截肢术:适用于一肢多处骨髓炎,合并多数窦道,久治不愈或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局部皮肤发生恶变者。
6.大块病骨切除术:一般适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骨已明显硬化,或局部瘢痕多,久治不愈,某些不负重也无重要功能的慢性骨炎患者。>>>那么多治疗方法,对于自身病情不知道选择何种方法好,点击询问专家

确诊骨髓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但ESR和C-反应蛋白增高。
2.X线检查:X线变化在感染后3~4周出现,表现为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有残留的骨吸收区或空洞,其中可有大小不等的死骨,有时看不到骨髓腔。小骨腔和小死骨在硬化骨中有的不能显影,所以实际存在的数目往往比照片上所显示的多。
3.CT检查:若X线表现不明确,可行CT检查以确定病变骨及显示椎旁脓肿的形成,放射骨扫描在病变早期即有反映,但无法区别感染。>>>不清楚自身病情应该做些什么检查才能诊断,点击询问医院在线专家
4.活检:对于骨折和肿瘤,可通过椎间盘间隙或感染骨的穿刺活检和手术活检。可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5.碘油造影:为了明确死骨或骨腔与窦道的关系,可用碘油或12.5%碘化钠溶液作窦道造影。
温馨提示:虽然骨髓炎这种疾病听上去很陌生,但是其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大家在生活中一旦出现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患者不能盲目的进行治疗,要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您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专家或者拨打我院免费咨询热线0898—36699120进行详细咨询。